5月8日下午,中国音韵学会会长、南京大学教授、国际知名语言学家鲁国尧先生应邀在我院图书馆一层报告厅举行了题为“汉语诗歌的亮点”的学术讲座。文学院部分师生到场听取讲座。讲座由副院长李长萍主持。
鲁教授首先以历代诗句为引,强调了吟诵在古诗文创作中的重要性,同时介绍了他学习吟诵的经历,并在现场用江苏泰州话吟诵了《春望》《游子吟》等诗文,让人从不同的吟诵方式中体会到诗文的意境及其所表达的情感。接着,鲁先生通过《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关于“诗”、 “韵律”、 “押韵”三个词的解释切入正题,提出“诗歌必须押韵吗”的问题,然后选取古今中外诗歌、诗论进行对比考察,旁征博引,用大量的文学史实说明基于印欧系语言的古代希腊、罗马、印度诗歌不押尾韵但注重长短音,而汉语诗歌从一开始就押尾韵这一中西文化差异。鲁先生还进一步分析了造成这种文化差异的深层原因:语言语音结构的差异。通过比较,证明押尾韵是汉语诗歌的“本性”,与汉语的语音特征密不可分,而欧洲诗歌押韵是后起的,并且很可能是受东方文化影响的结果。
讲座持续了两个多小时。鲁先生深刻生动、风趣幽默的演讲风格不时赢得在场师生的热烈掌声。讲座结束后,师生进还行了互动交流。
鲁国尧:南京大学教授,杭州师范大学特聘教授,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评委,中国音韵学会前会长,中国语言学会常务理事,《中国语言学》第二主编,《辞海》编委和分科主编,北京大学中文系100年来 100位知名校友之一。先后兼任海内外多所知名高校兼职教授、客座教授、研究员、博士生导师。1986年、1989年获第一届、第三届王力语言学奖金,1992年获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主要研究方向为汉语音韵学,兼及方言史、词学。发表论文百余篇,著有《鲁国尧自选集》《鲁国尧语言学论文集》《语言学文集:考证、义理、辞章》等。
治学提倡“三史”(汉语方言史、汉语通语史、中国语言学思想史),“一学”(文史语言学),“一法”(历史文献考证法与历史比较法相结合的“新二重证据法”),“一律”(国力学术相应律)和“二不”(不崇洋、不排外)方针。被誉为当今中国语言学界最富有创新精神的学者之一,也是当今语言学界最富有文采的学者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