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研动态 >> 正文

内容详情

李山岗、仇兵奎在《光明日报》发文探讨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管理与评价问题

发布时间:2016-12-05 10:18 点击:[395]

由李山岗教授主持,赵云海、钱永平、仇兵奎、刘晓芸、张建国共同参与的山西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项目《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支撑体系研究》阶段性成果《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管理与评价》122日在《光明日报》发表,迅即被人民网、中央人民政府网、中国社会科学网以及大批门户网站转载。

文章指出,晋中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的建立,初步实现了对大晋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保护,但同时也存在与我国其他文化生态保护区相似的问题,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首先,由于晋中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地域分散,涉及晋中、太原及吕梁三地,致使管理主体相对分散,管理主体间权力重叠现象严重,同时,主体利益又存在较强的多元化特性,导致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过程中的系统性发展及整体保护理念欠缺,对遗产的完整性和原真性产生不同理解,造成遗产保护过程中的片面性以及保护广度及深度存在不足或过度等问题;其次,由于对文化生态存在片面、模糊的认识,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持续推进受阻,并导致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保护过程中被人为割裂或再度破坏;再次,受经济转型发展及地方经济利益的影响,过度依赖文化资源优势向文化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转变的发展路径,存在重开发、轻保护以及选择性保护等问题,造成在凸显资源经济价值的同时,出现了文化资源向资本的过度倾斜;最后,受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复杂性及跨学科特性强、评价体系不完善及评估手段落后等因素的影响,对保护效果及保护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进行科学、准确评估的能力不足,造成保护决策过程中存在较大的随意性,保护区的自纠错能力及可持续发展能力不足。

在谈到对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的管理时,课题组认为,文化生态是一种历史过程的动态积淀, 是社会成员所共享的生存方式和区域现实人文状况的反映。文化生态保护区作为区域性非物质文化遗产整体保护模式的新探索,其所面临的最大挑战并不单纯是如何体现遗产价值,更为关键的是如何对其进行持续有效的管理,促使管理机制不断地适应并促进遗产保护与发展。具体措施有两个方面:

1.合理区分保护层次,明确资源管理主体

传统自上而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模式对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良性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但对非遗资源所在地的利益主体利益诉求的忽视和响应不足,又造成保护过程中存在较大的利益冲突以及与遗产地社会文化间的矛盾,并容易造成非遗保护中“反公地悲剧”现象的发生。因此,科学合理地区分保护层次,明确保护区内资源管理主体尤为必要。根据保护区内遗产的认定等级,进行下放一级管理,可实现遗产所在地利益主体对利益诉求的充分响应。具体包括:国家级遗产由省级文化部门牵头管理、省级遗产由地市级文化部门牵头管理、地市级遗产由县级文化部门牵头管理。

2.制定区划分类管理规定,统筹资源保护方式

非物质文化遗产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的共存以及不同资源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的不一致性,决定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过程中的利益需求的复杂性,并对科学制定资源保护方式提出了要求。依据其价值构成,从社会价值与经济价值二个维度可以将遗产划分为四种类型:一是社会价值高、经济价值高;二是社会价值高、经济价值低;三是社会价值低、经济价值高;四是社会价值低、经济价值低。社会价值高、经济价值高的资源,实行以政府为首要主体、由政府统筹规划并适当引入市场机制,其体现的是保护基础上的发展;社会价值高、经济价值低的资源,实行以政府为主体进行保护的原则,主要通过政府的财政拨款和资助实现对资源的保护功能;社会价值低、经济价值高的资源,以市场为首要主体,政府监督,体现的是发展过程中的保护;社会价值低、经济价值低的资源,由地方政府建立完善的遗产档案,体现其历史存在。

关于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的评价问题,课题组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内涵独特性、地域特征明显性凸显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科学、合理保护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通过构建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建设文化遗产资源评价决策支持平台,对文化生态保护区内遗产资源生存状态、社会价值、经济价值及保护效果进行准确评价,为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全面、持续、有效推进提供直接依据。

1.加强文化遗产生存状态评价,为保护区规划与建设提供决策依据

保护区内文化遗产种类繁多、内容丰富,但不容置疑的是,并非所有遗产都急需进行同等程度的保护。通过构建文化遗产生存状态评价体系,明晰其文化遗产生存状态,以实现对不同文化遗产在保护内容、方式上的合理选择以及现有可利用保护资源及手段的高效率利用。

2.客观评价文化遗产社会价值,实现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

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方式的选择,应结合其社会价值大小进行,因此,对文化遗产社会价值的科学评价,就构成了文化遗产保护体系的重要前提环节。通过对文化生态保护区文化遗产进行全面、综合分析,准确筛选客观、适度、明确的社会价值量化指标,进而利用科学的评价方法,并结合专家经验,对保护区内文化遗产的社会价值作出客观评价,以实现对区域内文化遗产的选择性保护与传承。

3.合理评价文化遗产经济价值,推进文化遗产的开发与利用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利用之间的“矛盾中的统一”关系,决定了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与管理过程的复杂性。在充分尊重文化遗产的原创性、遵循文化遗产自身传承与演化规律的基础上,对文化遗产的合理开发与利用,体现了保护与开发利用之间的统一性。通过对文化生态保护区文化遗产进行全面、综合分析,准确筛选客观、适度、明确的经济价值量化指标,进而利用科学的评价方法,对保护区内文化遗产经济价值作出客观评价,推进文化生态保护区文化遗产的合理开发与利用

4.科学评价文化遗产保护效果,为保护区可持续发展创造条件

文化生态系统所具有的动态性、开放性及整体性特点,决定了文化遗产保护结果的难以预测性,与此同时,保护区建设与管理过程中的人为干预,容易造成保护的导向性明显。因此,在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过程中,需要对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进行长期监控,分析其演变机制、考察其演变状况,科学评价保护效果,为理论研究及保护决策的制定提供直接依据,为文化生态保护区可持续发展创造条件。

课题组为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支撑体系设置了8个方面的平台,管理与评价为其中的两个平台,另外6个平台的相关文章将陆续推出。